中国摩界网
摩界新闻 配件供求
整车品牌  制动装置  传动组件
电器件   润滑油
电池系列   头盔系列   尾箱系列
维修工具
终端信息 招聘信息
摩界论坛  减振装置  转向装置
外观件   防盗器
轮胎系列   化油器件   锁类系列
消声器件
您现在的位置:摩界新闻首页 >> 摩托相关 >> 重庆摩托率先走出低谷

重庆摩托率先走出低谷

2012-08-24 09:08:52  作者:罗斌  来源: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57  文字大小:【】【】【
简介:重庆摩托率先走出低谷

 

点击浏览下一页  

77.2亿元 上半年,全市摩托车整车实现出口77.2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萎缩,今年上半年,中国摩托车业出现集体大滑坡。

  今年上半年,中国摩托车业出现集体大滑坡,产销量创下近6年来同期最低纪录。

  全行业陷入低迷,但从半年产值和走势看,重庆摩托车不仅是全国摩企传统“四大板块”中最先稳住阵脚的,更被行业人士认为已开始出现触底反弹之势

 

  数据背后的喜与忧

  过了两三年好日子的中国摩托车业,今年又遇到了大麻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分别为1162.91万辆、1173.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41%10.82%。与此同时,全行业出口也陷入困境。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下半年,这种下滑之势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全年产销形势十分严峻。

  不过,当记者就重庆摩托车板块前景对相关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采访时,听到的却并不全是“看空”的调子。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分别为479.1万辆、471.5万辆,同比下降4.0%2.7%。虽然还是负增长,但与行业平均下滑水平比,重庆板块的“成绩单”明显要好看一些。尤其是56月份,产销增幅已经企稳反弹。

  6月份当月,我市摩托车整车产值已达49亿元,同比增长11.8%

  隆鑫、力帆、宗申等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不俗表现,也是本地摩托车产销数据不像其他板块那么难看的重要原因。在上半年国内摩企出口排行榜上,隆鑫、力帆、宗申分居128位,带动全市摩托车整车实现出口77.2亿元,同比增长19.8%,增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内外交困或将持续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均出现问题,是造成上半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全面滑坡的主因。

  业内人士认为,在摩托车下乡“药力”消失后,国内摩托车市场正处在一个“高烧”后的虚脱期。与此同时,连续两年的“汽车下乡”,也在二、三线城市及部分经济较发达农村等摩托车传统“主场”,形成了四轮对两轮的正面对垒。

  尽管从细分市场看,微客、微货、农用车等四轮产品车用户群体,和两轮、三轮摩托车用户群体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正如一位摩企市场营销部门人士所说,在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道路改善以及返乡务工者的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影响下,摩托车传统“领地”被侵蚀是事实,而且“不是中高端摩托车在城镇市场出现增长所能弥补的”。

 相比之下,国际市场的萎缩更令摩托车行业人士担心。

  近年来,中国摩托车在国际市场的主要对手,除了一直恶斗不止的日本品牌,又多了一个“印度造”。据了解,由于人民币升值、制造业成本上涨,目前“中国造”与“印度造”之间的价格差距,已经从过去的20%-30%,缩小到10%左右。在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的一些地区,“印度造”甚至已经挤占了原本属于“中国造”的市场。

  此外,持续不断的欧洲债务危机,也给中国摩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据了解,由于欧元国家市场消费能力走低,加之欧元大幅贬值导致中国摩托车对欧出口价格优势削弱,最近一年,国内摩企对欧出口总体趋势呈现下滑。与此同时,欧债危机对非洲市场的拖累,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摩托车的出口危机。本地一位负责海外市场营销的摩企负责人介绍,北非60%的出口创汇都来自与欧盟的贸易,南部非洲国家制造业1/3的利润也来自欧洲市场,欧债危机爆发后,整个非洲对欧出口大减,经济随之下滑,市场消费能力和意愿也因此大大减弱。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摩企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尴尬处境。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低谷的大背景下,像过去那样单纯依靠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增长点,已没有太大作用,“最可怕的是,冬天会在什么时候结束,现在谁也不知道。”

 

 转型升级助重庆摩企脱困

  今年上半年的行业“雪崩”虽然来得猛烈,也给重庆摩企带来不小的影响,但不少采访企业人士却承认,这一次“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过去数年间“八仙过海”式的转型升级,则被他们认为是本地摩企能够“稳住”的主要原因。

  2005年以来,重庆摩企开始了对广东大长江的“比学赶超”,品质提升成为一时潮流。在此之后,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后,大多数一、二线渝企开始调整发展思路,一方面对过去大而全的产品体系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在品牌、研发、市场快速反应等方面下苦功,探索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坚守整车制造、以通机和汽车等延伸产品为有效补充的生存发展道路。

  据了解,近年力帆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4%进行新品开发,在保持发动机传统优势的同时,于时尚机车设计制造领域有所突破;隆鑫在通机领域集中发力,目前已跻身全球通机制造业前三甲;宗申则持续打造自有核心配套体系,围绕小型热动力基地的打造推进研发和生产,更成立“左师傅”品牌。

  更加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使重庆摩企的抗风险能力和生存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去年,重庆摩托车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约占全国总产量40%。这一比例虽较2004年重庆板块巅峰时期有所下降,但经过产品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等一系列变革后,重庆摩托车板块的实力事实上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

  李章万透露,今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一次国内摩托车行业会议上,大多数广东、江浙摩企老板或政府主管部门人士在与他聊天时,都有这样一层意思:我们还在挣扎,重庆已经上岸。

  “这绝不是恭维。”李章万说。

 

商海论衡  

兄弟同心可断金 重庆摩托车业再次面临机会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类似的机会,重庆摩企、重庆板块曾经遇到过很多次。

  从国内摩托车市场的从无到有、由弱转旺,到率先发现海外市场对摩托车的巨大需求,将这个行业从内需拉动型转向出口支撑型,再到针对出口市场国设置非贸易壁垒,果断“走出去”开设工厂贴身生产,重庆摩企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对时机的把握和出色的应变能力,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重庆摩企最值得称道的品质。然而,在一次次书写传奇的同时,重庆摩企的弱点,也在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暴露。本世纪初在越南市场的溃败,以及随后持续数年、蔓延至全球各地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价格战”,暴露出的不仅是江湖义气,还有冲动、盲目与短视等“草莽病”。

  正是因为这种草莽英雄式的浮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重庆摩企、重庆板块都是在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然后自己毁掉机会的怪圈里打转。直到全球金融危机前后,行业陷入困顿,各界对摩托车行业的关注热情迅速减退,才开始停一停、看一看,对自身作一相对冷静的审视。

  这无疑是个不错的开始。在“摩托车下乡”的两三年里,克制、自省,围绕主业进行转型升级的调整与改造,在重庆板块的大多数企业中成为主流。主机厂与配套商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更多地按市场规律配置,进而形成一条各环节相对独立又协同配合的、更为合理而完整的区域产业链条。

  也正因为此,当刺激政策淡出、市场出现巨大波动时,重庆摩企、重庆板块没有伤筋动骨,并在全行业“探底行情”尚未结束时率先企稳反弹。重庆则以产业集群日趋成熟的优势,成为目前国内最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摩托车研发制造优选地。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这是几乎所有摩托车业内人士的共识。在国内市场饱和,国际市场不大可能再出现爆发式增长的今天,深耕市场、各展其长,在一个良好的平台基础上提档升级,和曾经的对手一起在稳定增长的行业大势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和未来,也正在成为重庆摩托车产业每个分子的自觉。

  天时、地利,给重庆摩企、重庆板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和,则需要由这个板块内的每一个分子来共同补齐。

  这一次,请大家一起给力。

 

  记者观察

  重庆板块 重回顶峰

  上半年行业整体疲软,但重庆摩托车板块却率先“上岸”。对一直以打造摩托车之都为目标的重庆来说,好消息不止于此。

 “从目前趋势看,重庆板块夺回行业领军地位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不止一位摩托车行业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在中国摩托车行业,早年曾有山东、江浙、广东和重庆四大板块之说。不过,曾以济南轻骑等品牌名噪一时的山东板块,因种种原因,近年来实际已淡出江湖;江浙板块企业数量众多,但小散弱状况突出,近年更因电动两轮车市场大盛,不少企业离摩托车产业而去。

  由大长江领军的广东板块,在过去数年间一直是重庆板块的学习和赶超对象。但广东板块也有劣势,即对日系产品和技术依赖度高,难以获得核心技术,赖以起家的品质优势正逐渐失去光芒。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之下,中国最早的摩托车制造基地重庆,不仅拥有一、二、三档的摩托车企业,更拥有国内仅有的完备配套链条、公共技术平台资源,若善加引导,潜力最大。

  市经信委汽车处处长李章万介绍,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有完备的工业基础,较强的加工配套能力,能够为摩托车产业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条件。比亚乔、宝马、奥古斯塔、雅马哈、晓星等全球知名摩托车名牌相继与重庆摩企结缘,便是对重庆板块吸引力的侧面印证。

  此外,重庆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专门的科研院所及专业人才,素质较高、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技工队伍,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摩托车企业输送新鲜血液。

  更具说服力的是,重庆板块有着稳定的企业规模和产业构架,这是其他由一两家企业支撑的板块所不具备的。

  按照产销规模,重庆有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五家一线企业,年产能都在百万台以上;年产能在20万至40万台的二线摩企,有鑫源、银翔等,还有一大批数量庞大的三线企业。

  配套企业加工协作能力强,更是重庆板块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李章万说,在重庆“摩托之都”的潜台词下,还有一句就是“摩托车配件之都”。

据了解,重庆每年摩托车产能超过1000万辆,如此规模也极大刺激了摩配业的发展完善目前本地已有各类摩配企业上千家,在国内数一数二。本地零部件企业不仅配套能力强,与主机厂的协同配合、联合作战能力,也是其他板块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随着沿海制造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制造业西进之势的提速,重庆摩托车配套资源对国内摩企的引力逐年增长,一些广东、江浙摩企更纷纷来渝择地落户。早在2009年,大长江便已在重庆定下了厂址,钱江摩托在涪陵选中安身之地;今年以来,广益、麦考威等行业知名品牌,也透露出在渝东南、渝西落户之意。

  李章万表示,重庆板块独有的西部地区优惠政策,虽身处内陆但开发成熟的物流通道,以及用工、地块、能源等让东部沿海较之不及的优势,都让重庆离“摩托车之都”越来越近。

0
顶一下
重庆摩托率先走出低谷发表评论

责任编辑:yuki


相关文章
曾蔚:她让重庆摩托驰骋非洲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摩界网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江门)摩托车产业服务中心 - 摩界网 战略合作伙伴 - 中国联壹

客户服务热线:0750-3296107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750-3296107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ebmaster@mt125.com
网上报警,举报有奖粤ICP备12053521号-1 饰品365
迅雷统计